Wednesday, April 24, 2013

傳遞孤獨

旭章:「這個世界有很多可能跟角落,如果你限制你自己的心,那麼你從小到大的孤獨,就沒有價值。 」

訪問前的夜,編輯問那些音樂對我的意義。雖然寫過很多遍,但第一次和一個人說起。是有點尷尬,不然一直以來不會選擇寫作。「小時候會覺得自己跟別人有一點不一樣,可是聽了某個歌手的音樂,會告訴你:不是,世界很大,很多不同類型的人。」後來成了訪問的一部份。

多年以來都感到孤獨,無論身邊是誰或經歷著什麼,都揮之不去。曾經以為源自我做了錯事,這是懲罰。現在知道不是,慢慢可以面對這份孤獨。昨天是最後一個上課天,本來今天才是,但原來課取消了。突如其來的結束,令人不知所措。捨不得嗎?有的,但本來就已經有點厭倦上學的循環。或者是身份的轉換來得有點快,不是學生,那又會是什麼呢?兩個好友分別恭喜我,歡迎來到更真實的人生,刺激的未來就在面前展開。獨自坐在天台,笑了。

和同學閒聊,說到人生觀。他是工作狂,覺得世界太大所以要不斷向前發展。我笑他是啟蒙人,相信productivity好辛苦。我則是覺得世界太大,甚至是無限的,所以行放任政策,無可無不可。我倆都相信人生充滿痛苦,只能面對而非逃避。這也是為什麼,孤獨得以被承受,甚至帶來快樂。讀得好慢的《情色論》裡面就講到人是不連貫的個體,終其一生想要擺脫這種不連貫的孤獨感,唯有情色。我倒是覺得藝術也是其中一個短暫擺脫不連貫性的方向。

有好一段時間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,現在算是痊癒了,原因很可能是終於看得見別人的痛苦,所以可以好好地溝通。從前只覺別人都幸福快樂,唯有我,獨自承受孤獨。說來悲哀,人與人就是通過共同感受到的孤獨而連結,但這種連結卻帶來滿足。所以世界那麼大,我此刻的孤獨,很可能下一秒就遇到感通的人,或者是從一首歌一張畫看到相同的孤獨感。願意花力氣去傳達孤獨感,是因為相信世界有明白的人。即使那可能是幾千年後,也可能是身邊的你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