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February 17, 2013

我的古典音樂記憶

前陣子去看了香港管弦樂團的《Jaap and Benedetti》,非常震撼。其中一首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〈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, op.35〉,我是第一次聽這首曲,非常瘋狂的作品。而且由現場演奏,呼吸都停頓了幾秒。

中學時期也和家人去過幾次古典音樂的演出,但那時只覺幾好聽,但還是有點悶。沒有歌詞的音樂是不太能理解,也無從入手。爸爸駕車時常播莫扎特,我不喜歡,因為好大路又有點cliche的古典音樂感覺。於是就一直沒進入過古典音樂的世界。直至到台灣當交換生,空閒時就不停閱讀。在圖書館逛一個上午,就回房間專心讀書。那時誠品常推廣蔣勳和楊照的書,在當眼處總是看到。但我不太喜歡看推介書,但記住了這兩個名字。

在大學的圖書館無意中看到《藝術手記》(蔣勳)和《想樂》(楊照),是舊書了但想讀讀這兩個人的書,就借回去看。應該算是打通了一點有關藝術和音樂的經脈吧!之後覺得音樂不是用來讀的,就上網找來聽。但真正開始認真一點了解,是因為焦元溥。呃,即是張懸的哥哥。因為一直太喜歡張懸,於是就覺得讀讀她家人寫的東西,也許不錯。就開始讀《樂來樂想》,很多有趣的音樂故事,讀得很開心,也易讀。也就跟著書來聽音樂。

那時第一首認真聽的古典樂曲,是Erik Satie的〈Les Trois Gymnopèdies〉。一聽覺得好有親切感,就連續三天不停重覆聽。睡覺時也是聽著它。然後第二首是Beethoven的Spring Sonata(The Violin Sonata No. 5 in F major, Opus 24)。是非常溫暖又愉快的音樂。第三次有深刻記憶的,就是最近聽到的小提琴協奏曲了。

我覺得能夠被新的音樂震撼,或是被輕輕動搖心裡的某個位置,是非常重要的經歷。就好像一直的成長,總有些階段覺得世界好小,好沉悶,非常壓抑,但這些新的經驗,令我重新又覺得自己太渺小,然後一頭裁進某個未知的領域。喜歡由零開始學習,然後全程投入去享受新的東西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